标王 热搜:
 
 
当前位置: 首页 » 公告中心 » 行业资讯
插座一哥狙击战,公牛何以击败小米?
 [打印]添加时间:2023-04-08   有效期:不限 至 不限   浏览次数:240
   今年4月末,公牛集团迎来了一个期盼两年之久的好消息:最高人民法院驳回了江苏通领科技有限公司对公牛集团涉嫌专利侵权的上诉,这次判决也是终审裁定。
 
  之所以对公牛来说是好消息,是因为江苏通领和公牛专利官司一直是公牛上市进程中的焦点之一,当然这个焦点并不光彩,如果赢了自然好说,反之不仅脸上无光,包括高瓴在内的投资人也会暂时失去退出的通道。
 
  这场专利纠纷可以说贯穿了公牛集团IPO全程。
 
  对抗撕逼
 
  2018年12月,江苏通领通过南京中院起诉公牛集团擅自使用属于通领与插座安全有关的两项专利,索赔9.99亿元,创造了国内专利侵权的索赔记录。
 
  从2019年开始,随着公牛集团宣布冲刺IPO,这件事的关注度就被迅速拔高,甚至成了其IPO路上最大的不确定因素。
 
  对于为何起诉公牛集团,通领科技董事长陈伍胜曾表示,「2017年4月,中国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要求插线板和转换器插孔必须设置安全门,而通领科技早在2010年就申请了相关专利。」
 
  虽然这场关注度较高的专利战最后以公牛获胜收场,但还是揭露了一个事实,那就是已经是业内一哥的公牛仍然要面对多方面的竞争。
 
  公牛集团在招股书中对此也没有隐瞒,不过被公牛盖章认证的对手名单中,并没有通领科技,跨界入局的小米反而和老牌厂商飞利浦一起「榜上有名。」
 
  公牛集团董事长阮立平干脆在采访中表示要感谢小米。「它(小米)把这一类产品带热了,销量很不错,但它的客户群是年轻人,我们够不着。」
 
  考虑到公牛领先的市占率,这个现象说明与同业之间的竞争相比,跨界打劫者的威胁已经得到了公牛的足够重视。
 
  小单品,大生意
 
  2015年,小米发布了第一款插线板产品,这款自带USB接口的插线板在定价上延续了小米的高性价比风格,49元的售价与市面上的同类产品低10-15元。
 
  高性价比的背后,其实隐藏着小米,这家披着手机厂商外衣的百货商店的野心,小米创始人、CEO雷军在为小米插线板站台的同时,也从侧面透露了小米为什么要做插线板,「你一定不知道,整个中国一年要卖4亿个插线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