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目前,公牛集团具体涉嫌实施哪种垄断协议而被调查尚未公布。《商学院》记者致函、致电联系公牛集团董秘,对方仅表示“一切以调查结果公布为准”。
为何突遭调查?
作为国内消费者熟知的插线板品牌,公牛一向表现低调,此次突遭反垄断调查,自然引起网络上的一片热议。外界不解的是,插线板行业品牌繁多,市场竞争激烈,为何公牛会涉嫌垄断问题?
从公告内容看,公牛集团此次问题出在“公司涉嫌与交易相对人达成并实施垄断协议行为”。所谓交易相对人,通常指的是与生产商紧密联系的下游批发商、零售商等等。换句话说,公牛集团可能与下游商家之间存在签署了某种独家的排他性协议,规定只能批发、出售公牛品牌产品,才导致面临反垄断调查。
单从这一点看,公牛集团存在的问题,与此前阿里巴巴等互联网企业因“二选一”被实施反垄断调查并不相同,后者属于涉嫌滥用市场支配地位。
虽然对于公牛集团涉嫌垄断具体细节尚不清楚,但根据自由裁量标准,经营者违反《反垄断法》规定,达成并实施垄断协议的,由执法机构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没收违法所得,并处上一年度销售额百分之一以上百分之十以下的罚款。
深度科技研究院院长张孝荣认为,“公牛集团突遭反垄断调查,从大的角度看,说明反垄断调查正在逐渐从互联网行业深入到传统行业。但是从另一方面看,由于公牛集团所在的插排板行业属于碎片化严重的市场,它所产生的危害性或者说严重性,远远没有互联网企业产生的影响那么大。”
值得留意的是,据央广网报道称,公牛集团证券办经理黄少鹏在接受采访时提到,此次公司涉嫌反垄断调查,可能与自身的经销模式有关。
记者在公牛集团招股书中发现,公牛在最核心的转换器业务方面,其要求经销商专营专销,即经销商不可再售卖其他品牌的插座;墙开方面,直辖市、计划单列市、省会城市的经销商也均为专营专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