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牛集团对此回应称,将根据相关法律规定,积极配合反垄断案件的调查工作。同时其还强调,“公司目前生产经营一切正常,将根据后续进展情况及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根据《反垄断法》第十四条显示,经营者被禁止与交易相对人达成的垄断协议。(一)固定向第三人转售商品的价格;(二)限定向第三人转售商品的最低价格;(三)国务院反垄断执法机构认定的其他垄断协议。
从法律认定来看,公牛集团或涉嫌与交易相对人达成垄断协议,不排除和商品价格相关。
界面新闻于14日联系公司询问案件最新进展,对方证券事务代表负责人称:“最新进展已经在公告中披露,一切信息请以公告为准。”
受反垄断调查影响,公牛集团的股价出现下跌。5月13日,公司股价开盘大跌7%,随后有所回调,截至5月14日收盘,公司股价报182.11元/股,较最高点259.9元/股下跌近三成,市值缩水超60亿元。
据界面新闻了解,由于市场份额常年雄居行业第一,业内常称公牛集团为“插座大王”,公司专注于电连接、智能电工照明、数码配件三大业务板块,产品主要为转换器,智能电工照明产品以及数码配件等。
公牛集团的高光时刻,是在去年2月份,公司在上交所主板挂牌上市。上市前,公司突击分红“套现”约33.4亿元。上市后,公司备受资本青睐,股价一路上涨。
2020年,受疫情影响,公牛集团业绩表现平稳。公司收入100.51亿元,同比增0.11%;归母净利润23.13亿元,同比增长0.42%;百亿营收平均下来,2020年公司月赚8亿元。
业绩层面,近三年来公牛集团的营收增速已露疲态。财报显示,2017-2020年,公司营收增速分别为34.91%、25.21%、10.76%、0.11%,增速逐年放缓,且连续四年下滑。
除此之外,公司盈利能力也正在退步。以衡量企业盈利能力强弱的经典指标——ROE(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例,其近三年的ROE指标呈急速下滑态势。
具体来看,2018年-2020年公司ROE指标分别下降约18%、25%,尤其2020年受疫情影响,公司ROE速降至26.87%。2018年时,公司的ROE(加权)还能达到69.6%,短短三年时间,净资产加权收益率下降了近四成。